琵琶美酒夜光杯(琵琶美酒夜光杯全诗解释)

频道:区块链 日期: 浏览:57

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享誉美名,不仅种类多样化,而且实用性特别强。在中国古代,除了茶文化,酒文化也是一大特色。古代的人们大多以粮食为原料来进行酒的酿造,因此便有了粮食是影响酒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酿酒晴雨表的说法,这种说法也足够说明酿酒对粮食的依赖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酒对粮食的依赖性逐渐减弱,渐渐出现了许多以其它原料酿造出来的酒,葡萄酒就是其中一种,唐朝的开放的社会风气和统治者的开明政策使得葡萄酒形成一种独特的酒文化。

一、我国一直以来都有饮酒的习俗,但直至汉朝初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种子并开始在都城中种植葡萄,葡萄酒应运而生

我国一直以来都有着饮酒的习俗,但酒最开始被生产出来的原因并不是为了给人们提供饮品,黄帝时期,杜康把吃不完的粮食都放在树洞里面,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粮食竟然变成了酒。

但当时的人们不敢随意尝试这种液体,于是便用酒来祭天地或祖先。后来随着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酒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饮品之一,一般战士在打仗前都会喝一碗壮行酒。

古时候人们的酿酒技术不发达,原料也不充足,所以那时常见的酒大多都是由粮食所酿造出来的。除了粮食酒以外,也有着动物酒、果物酒、植物酒的存在。其中动物酒主要是利用动物的乳汁为原料而制作的。

因动物酒、果物酒及植物酒的原料相较而言不那么容易获得,且制作工艺稍显繁琐,所以市面上最常见的酒还是粮食酒。直至汉朝初期张骞带回葡萄并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这种局面才稍有改变。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虽已成为著名佳话,但张骞出使西域的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开辟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皇帝想派遣使者去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张骞自告奋勇,领命前去。

张骞的西域之行并不顺利,路途之中两次被匈奴俘虏,其中一次遭俘长达十年之久。所幸张骞西域之行后顺利回国,且带回了丰富的物产,这其中就包括葡萄种子。

张骞在带回葡萄种子后,就开始尝试在都城中种植葡萄。后来在葡萄成熟时,又尝试着将葡萄酿造成酒,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因其口味独特获得了许多人的喜爱。

但因当时葡萄种子的稀有及葡萄酒酿造工艺的不成熟,葡萄酒此种美味只有上层阶级人士才得以品尝,平民无从得见。相传东汉末年,扶风孟他拿一斛葡萄酒贿赂宦官张让就成功地获得了“凉州刺史”的职位(一斛等于今天的20L),显而易见,葡萄酒在当时非常珍贵。

二、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稳步发展,宽松的酒业政策,统治者的带动促进了葡萄酒的发展,同时出现官营酒坊、民营酒坊、家庭自酿三种供应渠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体系,葡萄酒逐渐流行

(一)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稳定,无“禁酒令”,统治者的带动大大促进葡萄酒的发展

如果说汉朝是葡萄酒的开端,那唐朝堪称葡萄酒的繁荣。唐朝在建国初期,因势力不够强大曾借助匈奴等边陲小国的力量来稳固政权。但当唐高祖李渊将政权稳稳地握在手里后,他开始觉得受匈奴等边陲小国稳定政权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唐高祖想要抹杀这种耻辱,也想开阔疆域稳定国土,于是唐朝开始攻打边陲小国,走上了征战的道路。战争往往是残酷的,但战争带来的果实却往往是甜美的。例如,唐朝通过征战获得了成熟的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唐王朝在经过短暂的动荡后,就进入了稳定发展且繁荣的时期,国力强盛,后期甚至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综合而言,唐朝的经济是稳定发展的,这也为葡萄酒在唐朝时期的流行奠定了基础。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皇帝不仅不设禁酒令,而且亲自参与葡萄酒的制作。

由于皇帝及其它上层阶级人士的喜爱,葡萄酒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风靡全国。在唐朝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平民百姓也都有了享用葡萄酒的机会了。唐朝时期,没有了禁酒令的限制,使得饮酒这一习俗变得越来越日常化。葡萄酒的日益普及和皇帝对其的喜爱都促使与葡萄酒相关的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唐朝时期,酒的供应渠道分为三种:官营酒坊、民营酒坊、家庭自酿

唐朝时期酒的供应渠道大致分为三种:官营酒坊、民营酒坊以及家庭自酿。其中官营酒坊又分为两类,一种是专为皇帝及上层阶级准备的御用酒,另一种则是为地方小官专门准备的地方官酒。这两种酒虽然都可称为官酒,但品质却千差万别,御用酒的品质远超于地方官酒。

唐朝酒文化的繁荣远不止于形成了完整的酿酒体系,各种小酒馆也在此时拔地而起。因为唐朝的百姓大多有饮酒需求,为了满足此种需求,各种民营酒坊也顺应时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这种民营酒坊通常也被称为酒肆、酒家、酒楼等。

大多都是酿造、售卖为一体的,除了民营酒坊之外,唐朝还普遍存在家庭自酿的现象。并且,家庭自酿的酒往往品质都比较高,毕竟是供自家人享用,所以用料都比较足。

相传唐朝时期人们喜爱葡萄酒不仅仅是因为其口味独特,葡萄酒最初并不是我国所酿造出来的,而是由别国传入的。并且唐朝时期的葡萄酒是在我国打败他国的基础上作为战利品传入我国的。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非常乐意饮用葡萄酒。他们在饮用葡萄酒的同时往往能体会到国家的强大以及国力的强盛,这种体会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也促使他们对葡萄酒愈发喜爱。

葡萄酒在汉王朝时期传入我国,却在唐朝时期普遍流行于我国。其原因主要在于唐朝时期国力强盛,为葡萄酒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除此之外,葡萄酒也以其独特的口感获得了众人的喜爱,由此带动了酒业发展。经济决定生产,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葡萄酒在唐朝时期的繁荣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三、葡萄酒作为果物酒中的上品,丰富了唐朝的酒文化,且因其独特口感获得了许多诗人的青睐,许多诗词也由此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唐朝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后世起到了借鉴的作用

我国素来有饮酒的习俗,葡萄酒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我国对粮食酒的依赖,丰富了我国的酒文化。除此之外,葡萄酒也凭借其独特的“个人魅力”获得了众人的青睐,众人之中自然有着诗人的存在。古往今来,与酒有关的名言佳句数不胜数,葡萄酒也凭其独特的风味在其中独占一席之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可谓是关于葡萄酒的诗句中较为著名的了,该诗句出自于唐朝诗人王翰所作的《凉州词》,描写的是葡萄酒盛在精美的夜光杯里,琵琶声阵阵响起,战士们即将奔赴战场的场景,从此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唐朝百姓对于葡萄酒的喜爱及葡萄酒在唐朝时期的流行程度。

李白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一位诗人,也享有“诗仙”的美誉。李白曾在《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诗句的大致意思为把酒将鸬鹚杯倒得满满的,高举杯子来畅饮。

一百年总共有三万六千个日子,每天都要喝上三百杯。远观汉水绿得像鸭头的颜色一样,那颜色像极了酿造之后还未曾过滤的葡萄酒。从这首诗来看,李白不仅极其喜爱葡萄酒,而且对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也极为熟悉,不然也不会将汉水的颜色比作葡萄酒酿造后未过滤的颜色。

葡萄酒不仅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带动了酒文化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世的“美妆”也有所启发。唐朝时期酒文化的繁荣促使了“女子以醉酒为美”的观点的产生。唐朝时期,世人认为女子醉酒时的模样是极美的。女子在醉酒时,两颊会泛起红晕。唐太宗李世民盛赞这两朵红晕为海棠红,是极为美丽的,由此定义了女子醉酒为美。

女子醉酒时的脸带有两朵红晕,且这两朵红晕像是刻意而为之。于是人们认为醉酒时的女子称为化了“红晕妆”。此时的“红晕妆”即是我们后世的“日晒妆”。由此看来,葡萄酒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酒文化,而且在“美妆”行业也有所贡献。除此之外,唐朝葡萄酒的发展带动了整个酒业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唐王朝的经济。

唐王朝独特的酿酒技术以及酒业文化对后世的酿酒技术以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是每个朝代必将经历的过程,而唐王朝的葡萄酒便是其中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更是唐朝曾经繁荣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关键词汉武帝时期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