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而坐是什么(席地而坐是什么短语)

频道:社会百科 日期: 浏览:93

古代“席地而坐”的风俗源于何时?椅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很多特别喜欢看日韩电视剧的年轻人,肯定会发现一个比较显著的现象。com生活在这两个国家中的人,每当回家的时候都会“席地而坐”。无论是日常闲聊还是吃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直接坐在地板上。甚至就算是睡觉也会直接躺卧于地板上。


按理来说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他们不可能穷到买不起沙发或者卧床的地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席地而坐”只是,这两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习惯而已。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中国人,除了朝鲜族还依然保持这个习惯之外,其他民族的老百姓平时,都会坐在沙发、椅子或者床铺之上。

一旦有人坐在地板上就会被认为,举止不正常或是没有规矩的表现。这一点在汉族群体表现得尤为明显。

现代汉语对“席地而坐”的解释是坐在地上。但原意却是指古代人“铺席于地以为坐”。就是将竹席铺在木质地板上,然后跪坐与席子之上。这样看起来仿佛就是席地而坐。实际上只是跪坐于小腿和脚后跟上。


古代“席地而坐”的风俗起源

1.古代“正坐”即“席地而坐”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正襟危坐”这个成语的基本意思。简单说就是整理好衣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着。《史记·日者列传》中曾记载:“猎缨正襟危坐”。一般都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面容严肃、恭敬的坐在一旁。

“正襟危坐”中的“正坐”二字,其实就是古代汉语中的“跪坐”之意。这种坐姿其实非常讲究技巧,首先需要先跪在地上然后将臀部放置于脚踝。这个动作完成之后就要挺直上身,并将双手整齐的放在膝盖上,同时还需要做到目不斜视。

如果从“正坐”即“跪坐”的历史渊源上去分析,可以得知这种坐姿其实是,古代社会中汉族人一种落座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席地而坐”。

现在这种坐姿在日本依然十分盛行,除了与其民俗文化传承有关系之外,其实还与建筑特色息息相关。

2.日本“席地而坐”习俗源于中国

因为在唐朝时期日本曾多次向唐朝派出“遣唐使”。而这些所谓的“遣唐使”,不仅在唐朝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以及当时比较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同时也将这些极具唐朝特色的,文化与技术带回日本并发扬光大。

其中“席地而坐”就是一种,在日本国内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中国习俗。相反古代中国人在发明了椅子之后,就将这种令人难受的坐姿废除。

所以现代人才会对“席地而坐”的历史一无所知。同时,也会认为这是一种由日本人发明的坐姿,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3.“席地而坐”源于何时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大约3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史。而“席地而坐”几乎从文明史开始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且随着时代变迁以及“礼教”形成,“席地而坐”也变成了中华文明礼仪中的重要一环。

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及阶”即将鞋子放在台阶上,而“席也”则是“席地而坐”之意。这段记载其实就是古人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入室礼节的阐述。

如果按照这段记载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将“席地而坐”,当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这种礼仪其实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家中有人来做客时主人邀请客人就坐是同一个意思。

但由于当时并没有椅子或者“榻”之类的家具,所以人们才会在家中地板上铺上芦席或竹席,当客人来到家里之时,直接请其坐在席子上。而客人一般也会比较恭敬的,“正襟危坐”于席子之上,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但是据考证“席地而坐”,其实在周朝或殷商时期。就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直到唐朝时期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与当时家具广泛进入家庭有很大关系。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古代人,之所以愿意“席地而坐”,其实与当时社会的礼仪有关。但是笔者却认为这种现象,也恰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器物文明还不够发达。如果当时有椅子或者床榻之类的家具,相信“席地而坐”的习惯早就被废除了。

古代家具之“椅子”诞生史

在现在社会中椅子是一个非常平常的家居用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家家有椅子,只不过因为材质不同或样式不一,而将其划分成了“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而已。

但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材质的椅子,它的基本功能都是供认坐靠以便休息。

在很多史料记载中都认为,椅子是从印度传入古代中国的舶来品。因为在敦煌壁画中就曾有,高僧端坐于椅子之上念经诵佛的画面。实际上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种类繁多、样式多变的椅子。或者说当时椅子其实就已经相当讲究了。

1.唐朝时期的“椅子”

但由于唐朝时期的椅子尚未,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所以也只能称其为“床”或“榻”。所谓“榻”其实就是一种长宽高,都要比床小1-2个规格的家具。但是却可以用来坐或者卧,这其实也是椅子这种家具的一种分支。

唐朝之后的朝代将“榻”进行了改良,不仅将其体积改为更适合的尺寸,而且也将其从“床”的功能中分离出来。

至此“椅子”一词也被广泛流传,而且当时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椅子。除了王公贵族家庭会配置椅子之外,普通的老百姓家庭也出现了椅子。

只不过老百姓家的椅子用料比较低廉,而且外观、形式也都比较简陋而已。但却可以说明一点椅子,在宋朝时确实已经出现。

并且成为了一种普通家具走入了千家万户。这不仅丰富了宋代人的家具生活,而且也为中国家具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2.宋代“椅子”发展历程

但是宋代初期的椅子其实,更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凳子”。一般多以3-4支腿为主,但却没有靠背或扶手。直到商品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之后,椅子的样式才逐渐丰富起来。当时“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所谓“高型坐具”就是腿比较长的高脚椅。

当人们发现了坐椅子确实比坐榻更舒服,也是就不断去改良椅子。并最终形成了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形式多样、材质多变以及舒适度更高的椅子。

而且皇帝以及王公贵族们的椅子,不仅用量讲究名贵还会雕刻上花纹,甚至还会涂上金漆做装饰。

至此椅子这种可以供人靠坐休息的家具,开始出现了尊卑等级之分。可以说从椅子的形制,再到质料、做工和外表都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无论多么高贵的椅子,它的功能和作用与普通椅子相差无几。

虽然唐朝之后的五代至两宋时期,椅子被正式当做一种独立的家具开始普及。并且随着时代变迁与人们观念改变,椅子的样式与材质也出现了很多变化。

但是这种家具却大体保留了唐代遗风,只不过更加完善、高级的椅子,已经开始普遍走入百姓家庭。

3.古代椅子样式

从椅子诞生并得到普及之后,古代社会中的椅子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时代。历朝历代的工匠们根据当时的意识影响,制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椅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形式,是当时比较多见的椅子形制。

当然随着人们审美观念不断提升,以及设计理念不断完善。到了明朝时期椅子曾风靡一时,梅花形、桃形、六角形、八角形、海棠形等样式的椅子,不仅出现在了皇宫以及达官贵人的家中。而且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基本上配备了样式新颖的椅子。

而且一些用料比较名贵的椅子,甚至还会根据季节不同而配备精美的座套。而现代人所说的凳子在当时社会,一些普通家庭中也比较常见。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古代的“凳子”,其实最主要的功能并不是用来坐,而是专指“蹬具”。

简单的说就是凳子往往都与床榻、椅子组合使用。实际上与现代社会中的“脚踏”一样,就是用来放置双脚的家具。

但是当时也有一种高脚“绣墩”,就是没有靠背与扶手的凳子。而在使用这种坐具时,一定要配置“蹬具”否则,双脚离地时间过长就会特别不舒服。

4.椅子出现的重要历史影响

椅子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普通家具,已经无法再勾起人们对它的欣赏与赞扬。但是当椅子在古代社会中诞生之时,确实给当时带来了十分非常巨大的变化。“席地而坐”其实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坐姿,一般人只要保持30分钟左右就会腿脚麻木。

尤其是对于身体素质本来就比较弱的人群来说,长时间“席地而坐”甚至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虽然相比较于站立来说,这种“跪坐”姿势相对来说更舒服一些。但是这种坐姿也确实尤其局限性。

所以当椅子这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家具诞生之后,虽然并未达到弹冠相庆的地步,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方便了古人的坐姿。

同时也将古代人从“跪坐”姿势中解脱出来。如果从这一点来看椅子的发明,确实是一件值得夸赞的历史行为。

但是在古代社会中随着椅子逐渐盛行于世,却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之下,出现了高低贵贱之分。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原料、样式,以及是否有比较名贵的装饰等。明明只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坐具,却被古代人搞得过于形式主义。


结 语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历程中,虽然椅子的出现只是众多历史发明中的沧海一粟。但是这种坐具出现之后,却可以让古人在坐着的时候更舒适。同时,也可以促进古代家具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果从这方面来讲椅子出现,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参考文献】

许辉《唐代家具研究》

张禄《古代起居方式对家具形制变化的影响》

杨春芳《中国传统家具和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孙迟《探析我国古代家具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发展的促进因素》

关键词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