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骨碎身全不怕(石灰吟)

频道:热门游戏 日期: 浏览:40

80后读者的记忆

现在的教科书

这两天,大家都在争论教材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这是和人教社杠上了。


但这件事还没完,我又发现了一首诗叫《石灰吟》,是明代于谦写的,其中第三句是这样的:

“粉骨碎身全不怕”,但我记得明明是“粉身碎骨浑不怕”,难道我们80后又记错了吗?


我们一些80后的很多网友都说,我记得也是“粉身碎骨”,难道出现了“曼德拉效应”?我们集体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吗?

80后写过的这首诗

你们看上面的这张照片,就是我们80后学过的书籍,上面明明白白写着:“粉身碎骨浑不怕”几个字。

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过去我们学的是一个版本,现在我们学的又是一个版本。

也就是说,这些诗是经过了改版,那文言文呢?按照这样的逻辑,比如孟子写的那篇文言文,是不是在我们80后学习的时候是“斯人”,现在又改成了“是人”?


错了就要大胆承认,这是学术上的探讨,干嘛非要藏着掖着?并且还信誓旦旦地说,我们出版的所有书籍,都只有“是人也”一个版本!

那我们探讨下,《石灰吟》的第三句,到底是粉身碎骨浑不怕好,还是粉骨碎身好?

不是说我是80后,就偏袒我们学过得好,我认为诗歌最起码要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拗口,而粉身碎骨作为一个成语,读起来又顺,它不香吗?


我不明白为什么又改成了那样。

我个人认为,那些经典作品,我们不宜做过多的修改,文学作品本来就是反应当时那个时空的背景事件,修改反而有画蛇添足的味道。


比如锄禾日当午那首诗,我们明明学的题目是“锄禾”,但现在改成了“悯农”。

对于这个事情,我专门找学校的老师探讨过:

我说,我们学过的诗句,为什么现在要乱改呢?这样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很容易“不在一个频道”,老师说,诗歌也应该与时俱进。


比如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在过去我们80后学习的时候,是为了告诉我们锄禾很辛苦,而且那时候的孩子也知道什么是锄头。

但现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孩子已经不知道锄头是什么了,因此题目没必要是锄禾了,改成悯农,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怜悯当农民的辛苦。


难怪,现在的一些教材被修改呢!

按照老师的这个逻辑,《刘胡兰》这篇课文,修改的也没错。

因为那时候的文章是“一百大洋”,但现在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大洋,就把这句话修改成了“一百块钱”。


但是,我总认为这样改来改去不合适。

经典就是经典,我们没有必要把所谓的“现代思考”强行加进去,否则我们还学习历史干什么?

而且,我们80后的童年虽然辛苦,但却幸福,脸上每天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那时候的每一件小事,包括书上的一词一句,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


因此,我个人不建议改来改去。

那一句诗,伴随着,也是我们80后的回忆,在这里,能遇见那么多共鸣的读者,衷心的谢谢你们!

关键词color